网友的一篇《我声讨,“春晚”七宗罪》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,大众开始了大胆地阐述和抨击“春晚”。它真的有那么多“毛病”吗?
历年来,春晚一直是中国百姓在年三十那晚必备的娱乐和视觉快餐,看春晚已经形成了习惯,这个习惯是大众自己被电视和媒体共同引导,并且一直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概念,那就是:若没“春晚”就不知道举国是怎样欢庆,就不能说明这个传统最大节日,被中国怎样的用一个方式来对待它,只有通过“春晚”才让更多人感觉到了欢庆的气氛不止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,而是整个的中国!
也许这是存在老百姓心中的理念,即使看后感叹:看了也没啥新意,或者,就那么回事的“春晚”,也确实是有另老百姓失望的地方,比如:小品的趣味性,比如歌舞等。可是说白了也许欢庆就是靠这样的集体性无聊,才能体现无聊的价值。因为春节本身的概念是,“家和团圆”,辛苦了一年,拿着劳动所得,跟亲人一起分享这份快乐,也许只有团聚和分享才是一年中最值得庆祝的。而其他的只是附加的,可圈可点的成份,在每个人心中重要的只有“家”。
至于“春晚”虽然是大家必备的“视觉享受”,但只是用这种享受,来营造更多的欢乐气氛罢了。没有人真
的就无聊到把它当成食物,而是把它当作消遣品,象可乐象啤酒象瓜子,如果觉得它不好吃,咱就不吃,但至于它的质量,也确实应该注意,虽说集体娱乐,也不能太模式化,来点带新意的创意,也许令老百姓更欣赏!